新消息!烟草网购平台“心急如焚”:青少年尼古丁成瘾危机,监管之网亟待织密

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电 - 近日,针对青少年群体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烟草制品的现象,多家烟草网购平台陷入“心急如焚”的境地。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持续收紧,传统烟草零售渠道的监管日趋完善,但非法网购平台却如同“漏网之鱼”,成为青少年接触尼古丁产品的重要途径。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亟待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,织密监管之网,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。

新消息!烟草网购平台“心急如焚”

“无孔不入”的网购渠道:隐蔽、便捷,青少年成“目标客户”

“以前都是偷偷摸摸地在校门口的小卖部买烟,现在方便多了,直接手机下单,快递送货上门,神不知鬼不觉。”这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16岁高中生小李的自述。他的经历并非个例,许多青少年都利用网购平台获取烟草制品。这些平台通常采取隐蔽的手段规避监管,例如伪装成电子产品或礼品进行销售,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广告,吸引青少年群体。

记者调查发现,这些非法网购平台通常具有以下特点:

隐蔽性强: 平台名称、商品描述模糊不清,规避关键词搜索,有的甚至需要通过“暗语”或“特殊渠道”才能进入。

便捷性高: 购物流程简单,无需实名认证,支持多种支付方式,方便青少年匿名购买。

价格诱人: 平台通常提供折扣、促销活动,价格远低于正规零售渠道,对经济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具有吸引力。

缺乏监管: 平台对买家年龄、身份的审核流于形式,甚至放任未成年人购买,加剧了尼古丁成瘾的风险。

17岁的小张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,但自从接触到电子烟后,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剧烈变化。起初,他只是出于好奇,在同学的推荐下尝试了电子烟,但很快就上瘾了。为了满足尼古丁的需求,他开始频繁地从网购平台购买电子烟,并逐渐沉迷于其中。

“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,后来就觉得离不开它了,不抽就会浑身难受,学习也变得心不在焉。” 小张的父母对此毫不知情,直到他的成绩一落千丈,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在接受采访时,小张的母亲痛心疾首地说:“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,也从没想过他会染上烟瘾。现在,他整天闷闷不乐,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
小张的案例并非孤例,类似的青少年尼古丁成瘾事件正在不断发生。这些事件不仅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,也引发了社会对青少年吸烟问题的担忧。

背景:监管滞后,法律漏洞亟待填补

青少年通过非法网购平台获取烟草制品的现象,折射出监管体系的滞后与法律漏洞。

法律法规不健全: 虽然国家对烟草制品销售有明确的法律法规,但针对互联网平台销售烟草制品的具体规定不够完善,导致监管存在盲区。

监管力度不足: 现有的监管力量难以全面覆盖庞大的互联网交易平台,导致非法网购平台得以长期存在。

处罚力度偏轻: 对于违规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,处罚力度相对较轻,难以对违规者形成震慑。

消费者意识淡薄: 部分消费者对购买非法烟草制品的危害认识不足,助长了非法销售的猖獗。

专家呼吁:多方联动,构筑严密监管体系

完善法律法规: 尽快出台针对互联网平台销售烟草制品的具体规定,明确平台责任,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。

加强监管力度: 建立健全互联网平台监管机制,加大对非法网购平台的打击力度,切断青少年获取烟草制品的渠道。

提升消费者意识: 通过多种渠道,向青少年及其家长普及烟草危害,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。

加强学校教育: 将烟草危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,帮助青少年了解尼古丁成瘾的危害,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家庭关怀: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,及时发现和制止孩子吸烟的行为,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。

技术赋能: 探索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手段,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销售烟草制品的监测和预警。

青少年尼古丁成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,解决之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烟草网购平台的“心急如焚”只是一个表象,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青少年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。织密监管之网,刻不容缓。我们相信,通过多方联动,共同努力,一定能够守护青少年的健康,让他们远离尼古丁的危害,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。 这场“战争”将是一场持久战,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,不断完善监管体系,为青少年健康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