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公布!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网络销售迷雾重重,青少年吸烟问题再敲警钟
北京时间,2024年5月15日——近日,备受争议的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在网络上的销售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此前,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多次重申禁止网络销售烟草制品,并加大对非法渠道的打击力度。然而,本报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电商平台、社交媒体以及代购渠道仍存在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的隐蔽销售行为,甚至出现针对青少年消费者的营销手段,对青少年吸烟问题构成严峻挑战。
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,因其独特的爆珠口味和新潮的包装设计,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。而“芬兰迷凉”的名称本身,也带有异国情调的暗示,迎合了部分青少年追求“潮流”和“酷炫”的心理。与此同时,此类爆珠烟的尼古丁含量往往较高,极易导致吸烟成瘾。
记者调查:网络销售渠道花样百出,监管盲区待破
记者通过暗访发现,尽管各大电商平台均明令禁止销售烟草制品,但通过关键词的规避、图片伪装以及代购模式,部分商家仍在偷偷进行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的销售。例如,有的商家将产品描述为“进口烟”、“特殊口味”等,避开“烟”、“卷烟”等敏感词,并通过模棱两可的图片和文字暗示产品内容。
社交媒体平台则成为此类产品传播的重灾区。一些网红、博主在直播或视频中,以“测评”、“分享”等名义,间接推广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,吸引粉丝关注。更有甚者,部分代购人员在微信、QQ等社交平台上,公开销售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,并打出“正品保证”、“全球直邮”等口号,诱导消费者购买。
值得关注的是,记者还发现,部分商家针对青少年群体,采取了更为隐蔽的营销策略。他们通过设置“暗号”、“福利”等方式,吸引青少年加入所谓的“烟友圈”,并通过“拼单”、“团购”等方式,降低购买门槛。一些商家甚至承诺,为青少年提供“隐秘邮寄”服务,规避监管。
案例追踪:16岁少年深陷“芬兰迷凉”,身心健康受损
记者了解到,16岁的小李(化名)是一名高中生,也是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的受害者之一。小李告诉记者,他最初是因为好奇,在朋友的推荐下,尝试了“芬兰迷凉”。“一开始觉得很酷,味道也很特别。”小李回忆道,“后来就越来越离不开,每天都要抽几根,不抽就觉得浑身难受。”
长期吸烟,给小李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。他开始出现咳嗽、胸闷等症状,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。更严重的是,小李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影响,变得焦虑、易怒,与父母的关系也日益紧张。
“我很后悔。”小李无奈地说,“我知道抽烟不好,但我已经戒不掉了。”
专家呼吁:多方联动,筑牢青少年防烟防火墙
针对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网络销售乱象和青少年吸烟问题,社会各界纷纷发声。
中国控烟协会专家表示,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,吸烟对他们的健康危害更大,更容易导致成瘾。网络销售为青少年购买烟草制品提供了便利,加剧了青少年吸烟的风险。专家呼吁,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销售烟草制品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渠道,切断青少年获取烟草制品的途径。
同时,专家也强调,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,加强对青少年的控烟教育,提高他们的防烟意识和自控能力。学校应将控烟教育纳入日常教学,向学生普及吸烟的危害,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,及时发现并制止吸烟行为。社会各界也应营造控烟的良好氛围,减少烟草制品对青少年的诱惑。
针对“芬兰迷凉”peel爆珠网络销售问题,国家烟草专卖局已表示,将加大执法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销售行为。同时,将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,堵塞监管漏洞,确保网络禁售烟草制品的规定得到有效执行。
国家烟草专卖局还呼吁,社会各界积极举报非法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,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,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。